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服务器主板与普通计算机主板的区别
1、服务器几乎任何部件都支持ECC。
(ECC是“Error Correcting Code”的简写,中文名称是“错误检查和纠正”。是一种能够实现“错误检查和纠正”的技术。)
2、服务器主板侧重于高稳定性、高兼容性、高性能,并且支持多内存插槽,多SATA接口,多USB扩展,多显卡等。
3、服务器的网卡一般都是使用TCP卸载引擎的网卡,效率高,速度快,CPU占用小。
(TCP卸载引擎:即TOE技术。在主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过程中,主机处理器需要耗费大量资源进行多层网络协议的数据包处理工作,这些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互连网协议(IP)及互连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等。为了将占用的这部分主机处理器资源解放出来专注于其他应用,人们发明了TOE(TCP)技术,将上述主机处理器的工作转移到网卡上。由于采用了硬件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为网络传输提供了更高的性能。)
4、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将用SAS 代替SATA。
(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5、服务器能支持高达十几GB甚至几十GB的内存容量,而且大多支持ECC内存以提高可靠性。
(ECC内存是一种具有自动纠错功能的内存,由于其优越的性能使造价也相当高)
6、中高端服务器主板多采用SCSI接口、SATA接口而非IDE接口,并且支持RAID方式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安全性。
(RAID:磁盘阵列,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7、服务器主板大多配备双网卡,甚至是双千兆网卡以满足局域网与Internet的不同需求。
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网络对服务器进行连接,从连接过程、请求过程、应答过程以及关闭连接,这四个方面来达到数据连接、页面访问、权限管理等操作。
服务器访问过程
1、连接过程
服务器和其浏览器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连接。查看连接过程是否实现,用户可以找到和打开socket这个虚拟文件,这个文件的建立意味着连接过程这一步骤已经成功建立。
2、请求过程
浏览器运用socket这个文件向其服务器而提出各种请求。
3、应答过程
运用HTTP协议把在请求过程中所提出来的请求传输到服务器,进而实施任务处理,然后运用HTTP协议把任务处理的结果传输到浏览器,同时在浏览器上面展示上述所请求之界面。
4、关闭连接
就是当上一个步骤--应答过程完成以后,服务器和其浏览器之间断开连接之过程。
服务器上述4个过程环环相扣、紧密相联,逻辑性比较强,可以支持多个进程、多个线程以及多个进程与多个线程相混合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