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作者:南门二饼 长城ATX300P4 PFC 这张电路图记得在一年前刚看到时,眼前几乎一片漆黑,瞪大眼睛也看不懂几个地方。经过不断的积累,这张图的主体部分基本已能读懂了。现在把我的理解发出来,一方面供新手学习,半新的手参考,另一方面恳请老鸟们加以指导。文中一定会有很多错误,包括一些会误人子弟的严重错误,欢迎大家拍砖,讨论。 长城ATX300P4 PFC 这张电路图记得在一年前刚看到时,眼前几乎一片漆黑,瞪大眼睛也看不懂几个地方。经过不断的积累,这张图的主体部分基本已能读懂了。现在把我的理解发出来,一方面供新手学习,半新的手参考,另一方面恳请老鸟们加以指导。文中一定会有很多错误,包括一些会误人子弟的严重错误,欢迎大家拍砖,讨论。
见图1,这部分比较简单,主要是EMI(Electric Magnetic Interference)、PFC和整流桥。 ,C4及C7是X电容(方块形的),又叫跨接线路滤波电容(出自yzz163老大写的贴),其功能是滤除火线与中性线(零线)之间的电磁干扰(常态噪声)。至于为什么C1、C7的容量就定在0.22uF而放在中间位置的C4就用0.1uF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想修理工要想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我曾看过一篇讲解其中理论的文章,结果是望着一串串以上下被拉升了的S打头的式子一个劲儿的蛋疼,心理纳闷儿当初高数是怎么考过的,最终放弃。看来电气工程师和修理工不是一个东西。不过我也不是贬低我们做维修的,话反过来说,你让一个搞设计的一晚上把一堆杂七杂八的的电源全都修好,他也一样翻。 、C3、C5、C6是Y电容(圆饼形的),又叫线路旁通电容,其功能是滤除火线与地、中性线与地之间的电磁干扰(共态噪声)。 、L2是互感滤波器(共态扼流圈),其功能是用来消除电力在线低通共态以及射频噪声。 保险丝不说了。R1猜测是拨掉电源时放电用的。 是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 功率因数校正)线圈,当然属于被动式PFC,其功能是提高电源对电网电能的利用效率。我以前一直以为不装这个会浪费电,会多交电费的。其实,是浪费电,但浪费的不是你家交费的电,这部分电被电源“反弹”回电网,其中一小部分消耗在电网的电线上了。 ZL1是整流桥,220的交流电过了它变为300V脉动直流电。300V电压兵分三路,一路通向主电源开关管,另二路通向副电源开关变压器及启动电阻。 在开机瞬间用于防止电流过大的负温度系数热http://www.wendangwang.com/doc/6f68b5a4e6d2859db1dd6ca3敏电阻(NTC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和防雷击的压敏电阻(MOV metal-oxide varistor )在本电路中没有出现。 见图2,这部分为辅助电源部分,这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单管自激式开关电源,其功能是为TL49f供电,并提供紫5VSB待机电压。 V经过开关变压器A绕组加在开关管Q3的C极,另一路300V经过启动电阻R14加在Q3的B极,为Q3导通提供最初的电压。Q3在这个电压作用下开始由截止转为较弱的导通,绕组A中的电流变大,并感应出上正下负的电压,同时绕组B也感应出上正下负的电压,这个电压经限流电阻R11和整流二极 管D7加在Q3的B极并为C29充电(左负右正),使Q3完全导通,此时绕组A、B中的电流也最大。但绕组B产生的电压是由绕组A中的电流变大产生的,显然绕组A中的电流不能无限增大,当其电流的增速减小时,绕组B上正下负的电压必然要减弱,这个电压一弱,Q3的B极的电压降低,导通程度下降,绕组A中的电流开始减小,由于电感线圈的性质,此时绕组A两端的电压开始翻转,变为上负下正,绕组B也随着绕组A而翻转为上负下正, 这个电压与C29左负右正的电压串起来加到Q3的EB极上,使Q3转为截止。截止时,C29放电,放完电后,在启动电阻的作用下,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可见C29有着决定Q3开关频率的作用。 、C31、R12组成反峰吸收电路,防止Q3关断瞬间绕组A产生的高电压把Q3击穿,保护Q3。R15起着限制Q3的B极的电位的作用,使Q3的B极的电位不至于过高。 是电流负反馈电阻,当电流过大时在R13上端取出的电压经过D8作用于Q4的B极,通过使Q4导通来控制Q3的导通从而限流。 、光耦、Q4等元件构成电压负反馈电路,输出电压5VSB经过R20、R22分压加在WD1的R极,控制WD1的导通程度,电压越高其导通越大,其导通越大光耦内部发光越强,光耦左边导通也就越大,绕组B产生的上正下负的电压的一部分经D6整流C30滤波通过光耦的左部及R17加http://www.wendangwang.com/doc/6f68b5a4e6d2859db1dd6ca3到Q4的B极,最终控制Q3的导通时间实现负反馈从而把输出电压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见R20、R22有控制输出电压大小的作用。 从C、D绕组输出的电压经过LC整流滤波电路一路供TL494及推动管、推动变压器使用,另一路产生5VSB待机电压。WD3,稳压 二极管,把5BSB钳在5V以下。C33、R21的作用不知道,可能是消除振荡用的。 见图3,这部分和控制主电源工作的绿线和部分PG电路有关。 的4脚为死区控制,高电位(5V)时8、11脚无波形输出,低电位(0V)时有输出。半高不高的电位可能会使8、11脚输出很窄的波形。 点电压来自494的14脚(参考电压5V),只要494的12脚供电正常这脚就应该有5V输出。该电压经过R25为绿线提供上拉电压。当绿线悬空时,会有一个不到5V的高电位。此时,A点的电压经过R25、R27、D25、R28的分压在Q8的B极产生一个约1.5V的电压,这个电压使Q8导通并拉低Q8的C极的电位,同时也使Q7的B极处于低电位,Q7是一个PNP管,此时由于B极低于E极而导通,A点电压通过Q7、R24、D261、R23分压在在B点产生一个大于3V的高电位,此电位加到TL494第4脚,使8、11脚无波形输出。 当需要开机时,绿线被外力(电脑主板或人工)拉到地,Q8、Q7都截止, A点的电压不能通 过Q7加到TL494的4脚,使该脚通过R23接地,处于低电位,8、11脚形如工作输出波形。 C36猜测它有着稳定电压的作用。但为什么要有R26和D25,实在是想不出来。 点的电压经过R31和LM339第14脚上端的R43为该输出脚提供上拉电压。比较器不是运放,它要想输出高电位,总是需要上拉的。14脚的输出又通过R45进入11脚,另一个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其10脚反相端的电压比较,如果同相大于反相,将在13脚的输出端输出PG信号(灰线)。当绿线由低电平变为高电位时,Q8导通,C点的电压经D27、Q8到地,导致339第14、11脚变为低电位,最终使PG变低,这个过程相对是比较快的,而TLhttp://www.wendangwang.com/doc/6f68b5a4e6d2859db1dd6ca3494的4脚要在C34的作用下“ 坚持”一小会后才会变为高电平停止工作。也就是说掉电时PG要早于其它电压先消失,这是一种保护机制。
点通向339的5脚,猜测其有着在绿线由低翻转为高时,拉低335的5脚的电压,解除过压保护锁定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