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查看: 228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6 14:2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聊城 来自 山东聊城

马上注册,获取阅读精华内容及下载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前主流的双摄像头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1、利用双摄像头产生立体视觉,获得影像的景深,利用景深信息进行背景虚化,物体分割,3D扫描,辅助对焦,动作识别等应用。

  2、利用左右两张不同的图片信息进行融合,以期望得到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色彩,动态范围等更好的图像质量或实现光学变焦这个功能。

  这两类双摄像头功能对于摄像头的硬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前者要求两个摄像头之间有更大的间距,这样能够得到更高的景深精度,因此前者的硬件希望两个摄像头间的距离比较远才好;而后者因需要两颗摄像头的图片叠加合成,所以在硬件设计的时候希望两个摄像头离得比较近,这样在两个图像融合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相差产生更多的错误,目前市面上还是以第二大类最为常见。

  一、景深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当前场景的景深图,其基本原理是三角定位,如下图所示:


图1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从公式中可以判断Z的距离中d和X的大小很关键,两个摄像头间的距离T很重要,减少T的距离不仅会减少能测量的最大距离而且会减少相对景深间精度。

  1、利用三角定位计算景深的最简单的应用—计算物体距离。


图2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2、背景虚化:景深应用可以实现背景虚化功能,即在景深图的基础上将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虚化,模拟大光圈相机拍摄效果。


图3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3、AR增强和动作识别:主要是利用两个摄像头进行手势或者姿势的识别。目前在3D交互领域比较常见,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就是leap motion 还有微软的 Kinect 都是类似的功能。在手机领域,亚马逊曾在fire phone上实现类似的功能。


图4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二、图像合成

  第二类功能都是通过将不同的图片中的不同的信息,合成到一张图片中,使合成之后的图片得到更好的效果,此类应用硬件设计中就会注意如何分别提供不同的信息。

  1、像素合成:主要是利用多张图片中在高频部分不同的内容生成一张清晰的图片,双摄可以通过两张照片中不同的信息进行最后的增强,这就要求硬件设计时希望两个摄像头离的比较近,这样在两个图像融合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相差产生更多的错误。


图5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2、HDR拍摄:对两个Camera设置不同的曝光参数以得到不同曝光下的图像,进行HDR合成。


图6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3、夜拍效果改善:主要是利用两颗摄像头中一颗黑白摄像头在低光下响应较好,噪声较小的特性,使其夜拍的时候降低了噪点,最新发布的华为P9就是采用这种双摄系统;其双摄像头总进光量超iPhone6S 270%,这带来的就是夜拍效果的提升;拥有超大的进光量,改善低光下响应,降低了噪声,使得夜拍成了P9主打功能之一。


图7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4、双摄系统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能够实现光学变焦功能:光学变焦(Optical Zoom)是数码相机通过改变光学镜片组结构来改变镜头焦距,从而实现变焦,但是镜片组结构复杂,整体尺寸无法安置于手机中。而传统手机镜头则是通过后端处理,把图片内的每个像素面积增大,从而达到放大的目的;即数码变焦(DigitalZoom),它在拍摄远处时,会造成图片像素变低。而采用“一大一小”双摄镜头,通过一颗近焦拍摄,一颗远焦拍摄,中间由两颗镜头共同拍摄;经过后端软件处理合成,能够实现类光学变焦功能,目前类光学变焦的双摄普遍能达到2X~3X变焦拍摄。

  现以13M+13M双摄镜头进行举例说明,两颗lens规格如下:


图8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类光学变焦有两种计算方式:
  ①、以角度计算类光学变焦放大倍率,即

  ②、以等效焦距计算类光学变焦放大倍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等效焦距的计算方法:


图9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如上图所示,等效焦距计算公式为:

  类光学变焦的放大倍率为:   


图10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从以上案例中,明显可以看出长焦镜头的TTL要大于常规镜头的TTL,由于长焦镜头高度的限制,导致双摄模组高度比常规单摄模组高,这对手机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潜望式的结构,通过一块镜面将入射光转90度角后射入lens,则能在不压缩镜头TTL(镜头TTL与焦距成正相关)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模组的高度。


图11 浅谈双摄镜头技术


网络转载

2#
发表于 2016-9-6 16:11: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谢谢分享,我的手机是双樈头的,一直没搞明白,看了楼主的专业讲解,学到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9-6 19:34: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来自 中国
这理论很有深度,看得头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9-6 21:46: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石家庄 来自 河北石家庄
准备换手机了  看完楼主的解说 觉得华为p9值得入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9-6 22:06: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来自 贵州贵阳
感谢分享,长姿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9-9 21:00: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来自 江苏苏州
信息太专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9-10 09:1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来自 广东
每几年都有新玩儿出来,下次会不会是5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9-13 15:08:40 来自迅维网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不吐不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9-13 15:10:06 来自迅维网APP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 来自 山西
专业技术讲解,辛苦,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AI维修
助手



芯片搜索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