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前不久刚入手了一部今年5月初才发布的华为P7,入手时定价2888元,结果时至今日,离发布才1个月。这款 手机已经跳水到2199元,这怎么想得通呢?网上看到有些人对华为P7的掉价进行分析,看完后我十分郁闷。 据他们所说,首先P7性价比低。P7的海思处理器性能依旧是那样不行,没有使用之前所谣传的更高一级芯片。因此有网友称“外观设计延续传统没有新意,但是用2888元旗舰手机的价格只实现了千元手机的性能“ 其次,目前运营商渠道终端补贴或将收紧,P7销量必受影响。因为6月1日之后实行“营改增”政策,所以短期内将给运营商带来阵痛,运营商利润将大降。既然如此,那么肯定要在终端补贴与渠道酬金上做文章。运营商终端补贴收紧,会使得手机销售指标导向更加突出。有限的补贴将会流向高端和低端,华为P7的价格是2888元,很尴尬,或将脱离运营商重点发展机型。 再次,营销渠道滞后,竞争阻力较大。目前手机2000-3000元的市场,高端被苹果和三星垄断是不争的事实。中端市场情况也类似,有两股势力,一股是国外高端产品的降价版,如三星、苹果、HTC、LG、诺基亚、索尼等,这股势力的用户群很清晰,他们想买高大上的国外品牌,只求合理价格拥有,不求尝鲜。另一股是公开市场三大品牌,金立、OPPO、VIVO(其中OPPO、VIVO同属于步步高)。无论是在第三方电商平台,还是到实体的手机店看一下,这个价位段的新品基本被这三家霸占。从产品配置、设计与品质来看,P7在这个价位段没有逊色,但也不突出。四个品牌摆上台面,各有所长。这种情况下,拼的是营销、是渠道,而对国产手机来说,玩的最多的还是价格战。然而在营销上的投入,华为远小于这三家。主要因为华为长期与运营商合作,需要营销的力度也不大。三家公开市场品牌不同,他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娱乐节目冠名、硬广、软广等方面投入都较大。 在渠道上,华为处于起步阶段。三家公开市场品牌都是自己固定的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得益于长期的厂商让利,渠道忠诚度较高。虽然华为这两年也在拓展社会渠道,其拓展模式是“4+Top16”,即与苏宁、国美、迪信通、乐语四大连锁及各省Top16的代理商合作。但这种合作刚刚起步,渠道支撑力度难敌三家公开品牌。渠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有渠道只是起步,关键是渠道的积极性,要看产品在渠道的覆盖率、首推情况等,这是华为难以短时间内做到的。如果想让哪个渠道首推P7或者加大促销,那么这个投入大部分肯定是来自华为。渠道越多,操盘的难度越大。 最后,海外媒评价低,海外难以放量。本次华为继续在欧洲市场发布新品,除了华为放不下自己国际名企噱头沉重的舆论负担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华为此前的造势和机器定型过早,导致在售价方面居高不下,失去了最后一丝在国内市场立足的机会,这也迫使华为舍近求远,远赴西半球开新品发布会。然而,发布会后,外媒对于华为P7的评价,包括CNET、Android Police等多家媒体对华为P7并不看好。不同于国内媒体毫无立场的的表现,外媒大多实事求是甚至苛刻。这其中,以Android Police最为尖刻,明确指出华为P7在设计上抄袭iphone,并认为这也是华为没有在美国发布P7的原因;另外,Android Police对于华为的品牌也并不认可,有这样的评论:“华为是非知名手机厂商,但是自己认为占据中国高端市场,且华为P7所用海思芯片,与高通、英特尔、三星Exynos、英伟达Tegra等完全无竞争能力”。种种迹象和事实表明,华为在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和美洲市场并不像他们所宣传的那么美好和有影响力。 以上就是我看到的一些对华为P7掉价的分析,看完之后我再看看自己手中的P7,心里十分郁闷,手机掉价能接受,但一个月掉600,这实在是接受不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华为高管赵科林要去联想了。不说了,说多都是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