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相机和非全幅相机是针对其内部最为重要的感光元件CMOS而言的。作为数码相机中最重要的成像元件其对画质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幅相机和非全幅相机虽然从字面上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1、等效焦距 同样一款镜头,接装在不同画幅的相机上,所得到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 A、B两人站在同一个位置拍范冰冰,A用佳能6D全画幅数码单反配85mm F1.8镜头,B用佳能80D APS-C画幅数码单反配85mm F1.8镜头,最后A拍到的是“导演剪辑版”,而B拍到的就是“广电剪辑版”。 导演剪辑版 广电剪辑版 为了便于不同画幅相机比较视角,我们制定了以135全画幅为基础的“等效系数”概念。具体来说:等效焦距 = 物理焦距×等效系数,无论是不能固定镜头相机,还是可换镜头的单反、微单相机(包括飞思、哈苏),镜头上标注的都是物理焦距。等效系数由机身决定,135全画幅相机(36×24mm)的等效系数是1,其他相机的等效系数是“43÷感光元件的对角线长度”。再一次强调,等效焦距由机身决定。 2、成像质量(分辨率) 在测试分辨率时,我们通常选择给不同相机接装同一款镜头,拍摄ISO12233分辨率测试卡后再用Imatest软件或肉眼进行辨读。 大家可以注意到测试卡的四角有1:1、4:3、3:2的定位标记。拍摄时,我们需要根据相机的画幅比例,将整张测试卡刚刚好地放入画面中。任何留白或者剪裁都会导致拍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测试结果。这就像是在观看视力测试表一样,大家都站在3m线上测试才能保证公平。 ①物理焦距相同,取景范围相同 画幅不同的两台相机,物理焦距相同的两只镜头,如果想要获得基本相同的拍摄范围,那么两台相机就要在不同的距离下进行拍摄,并且画幅大的距离测试卡近,画幅小的距离测试卡远。对技术水平相当(包括但不限于低通滤镜、图像处理算法等)、有效像素相近的两台相机。 索尼A7:全画幅约2400万像素,索尼A6000:APS-C画幅约2400万像素,同样搭配FE 55mm F1.8 ZA镜头,结果一定是画幅大的产品分辨率高于画幅小的产品。 ②物理焦距相同,拍摄距离相同 如果固定拍摄距离而不考虑拍摄范围,比如只取画面中心作为分辨率的测试样本,这时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像素密度。依然选择索尼A7、A6000和FE 55mm F1.8 ZA镜头,这次在相同距离下拍摄。由于A6000的像素密度更高(A7在APS-C画幅范围只有约1100万像素),因此画面中心分辨率A6000占优。当然,假如非要在全画幅相机上接装非全幅镜头,那么也是在比较像素密度。 3、搭配不同镜头 限制小画幅相机画质表现的最主要因素在于镜头。通过搭配高素质镜头,小画幅相机是能超越大画幅相机的。在实际拍摄时由于全画幅相机与35mm胶片面积相同,所以拍摄时不必考虑镜头焦距问题,能拍摄广角镜头本身焦距的视角,而APS-C画幅相机由于CMOS传感器小,要乘以1.6的焦距转换系数,就导致广角端焦距的损失。 4、因为画幅大小不同所影响的焦距还会导致景深虚化效果有所不同。 影响景深虚化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焦距,而如果想要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相同的视角,非全幅相机就必须缩短焦距来保证视角的广阔,这样就会导致景深变深,大大减少了背景虚化效果。而全幅相机由于可以使用镜头本身焦距,加之更大的图像感应器对光线的控制更好,能更为理想的对背景进行虚化,从而达到突出被摄主体,增加照片视觉效果的作用。 5、全画幅和非全幅相机的差别还在于对噪点的控制能力方面。 全画幅相机由于其CMOS面积较大,因此单个像素点的面积也更大。在弱光条件下能得到的有效信号也会更多,能更好的抑制噪声的产生。得到更为干净,层次更为丰富的画面。 全画幅相机和非全幅相机相比无论在成像质量,还是镜头的应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良好的成像,出色的降噪,更大的曝光宽容度都让全画幅相机更受青睐。如果想在摄影方面有更多提升,建议选择全画幅相机,会为你的拍摄带来更多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