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站MIT Technology Review近日撰文称,中国希望通过投资逾1000亿美元成为计算机芯片行业全球霸主的远大目标可能存在巨大隐忧。 如今,中国是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的消费国之一。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mpany)预计,到2020年时,近55%的全球存储、逻辑以及模拟芯片将流向或者流经中国。但是,作为苹果iPhone等产品“大脑”的芯片,绝大部分主要依靠从英特尔、三星电子等公司那里进口。中国政府在2014年制定计划希望改变这一局面。未来中国计划投资逾1000亿美元,到2020年时成为全球芯片行业的领导者。不过,想达成这一目标光靠金钱恐怕难。 眼下,作为国有企业的武汉新芯公司正在建设自己的新产线,未来它们将自行生产NAND闪存和DRAM芯片,首座生产线预计将于2017年投入运营。而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则一鸣惊人,拿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计算机处理器。 不过,中国崛起成为世界芯片领导者的路途依然非常遥远。虽然中国当下吞吐了全球55%的芯片,但目前其半导体生产能力只占全球15%,而中国的目标是在2025年将这一数字提升至70%,这样高歌猛进的想法实在是足够惊人。 贝恩咨询认为,如果走传统的自然生长道路,想完成这样的目标“简直比登天还难”。因此,贝恩咨询认为中国将采用“曲线救国法”,通过合作和收购来寻找几何级增长的跨越机会。这样一来,中国能快速笼络到人才和技术,比自己白手起家要快得多。 不过,收购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中国公司想要在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市场收购具有知识产权的对手,但是这一努力遇到了全球监管部门的阻挠。紫光集团对于西部数据38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因为美国安全审查而放弃,对于台湾芯片公司的投资也面临监管障碍。 如果“曲线救国”策略推行不顺利,贝恩咨询认为中国的宏伟计划可能会最终落空。“消费者和企业选择系统和设备的思路没有变,质量、技术、价值和品牌才是核心。要想鲸吞掉巨大的全球市场,中国的半导体制造商需要拥有过硬的技术,以便跟上主要竞争对手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