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以前,国产手机基本上只有中华酷联四家在做,不过现在的国产手机市场俨然已经不是这样的格局,不但出现了很多实力不输给中华酷联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品牌也在争夺市场份额,更有一些名人以各种理由进入手机市场。最典型的如同罗永浩、王自健以及最近的疯狂英语李阳。从前名人出书,如今名人出手机,变化就是这么直接。 另一方面,行业内的名人们不停的预言:红海战略坚持不下去了,手机市场要洗牌了,但似乎每一个手机品牌都没有被洗掉的意思,只有活的滋润一些与活的艰难一些的区别而已。这其中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活着。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么多品牌活下去,又什么原因导致新品牌大量涌入呢?不妨先以两幅图为例子: 不管哪组图,都犯了娱乐圈的大忌,就是撞衫。原本形象完美的明星,一旦遇到撞衫,让粉丝们很容易对比出不同明星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更令人忌讳的是在同一场合下发生撞衫事件,在通过衣服张扬个性的环境中,撞衫一下子能让个性毁灭殆尽。 同样,老一辈人也经历过这样的时代。从千篇一律的蓝色工作服演变到了今日街头的五颜六色千变万化,这都是个性化的功劳: 扪心自问,我们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用,但是真的喜欢周围很多人用着自己同款手机吗?在国产手机产品匮乏的时代,大家都没得选择。但是一旦有了新选择,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彰显个性的时代到来了。 一部iPhone售价要5000元以上,但不管是在繁华的市中心还是偏远的城乡结合部,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并非大家追求奢侈,人们想追求的其实是与众不同的个性,只是个性的代价非常高。在小米手机异军突起之后,大家又以抢到小米手机为炫耀资本,也并非追求奢侈,因为小米手机当时真的很便宜。当大家认为“个性”的手机泛滥成街机之后,是继续使用还是被抛弃,就要看厂商的品牌号召力是否能碾压用户对个性的追求了。 说白了,智能手机满足基本需求之后,用户其实都在玩着“找不同”的游戏,希望有一款好用而且与众不同的手机,但手机们依然维持着产品少、销量高的特征,这才是手机市场潜力巨大之处。一款手机,只要相对小众,只要有个性、有卖点,就一定能够有比较好的销量,虽然不至于一夜暴富,但至少能保证自己存活下去、衣食无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只能说这个品牌的号召力真的很差,或者产品真的很平庸。 以此作为依据来看的话,智能手机上的所谓“卖点”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增加个性化筹码。这是一个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给手机装上音乐播放器,就变成音乐手机,给手机装上美颜相机,就是自拍手机,给手机装上视频播放器,就是影音手机。首先承认,影音也好、拍照也好,有没有卖点确实有差距,但厂商填补差距的程度根本谈不上满足特定用户诉求。 智能手机是一个多样化的产品,面面俱到意味着在每个方面都做不到最佳,手机卖点是贴到用户身上的一个个标签,通过卖点把用户区分成了商务人士、游戏玩家、HIFI发烧友、影音狂人等等,这些个性化的手机,其实是用户将自己个性化身份展示给别人看的标签。 这样的例子在手机市场只是重演,早在1908年到1927年,亨利福特就已经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福特T型车售价只有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后来甚至将价格压缩到竞争对手的十分之一,以高性价比进入市场,受到广泛欢迎,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不朽的传说。 然而到了1927年,福特不得不抛弃了这个传说。因为亨利福特坚持认为物美价廉的T型车才是最受欢迎的,完全忽视了不同用户群体对产品的不同诉求,甚至放弃了彩色涂装只生产黑色款!这种经营理念导致自己的产品被用户抛弃。竞争对手用新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T型车为福特带来巨大成功之后,又几乎差点成为福特的灾难。痛定思痛的福特最终以多样化的产品布局重新回归,然而美国市场已经不再是它一家独大。 再说回手机市场,苹果也好,三星也好,都具备非常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能够以自己品牌价值干扰用户选择,并将用户与其他品牌用户加以区分(也是在贴标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身份,因此才造就了长盛不衰的业绩。反观国内很多厂商,品牌知名度直线上升,却始终摆脱不了廉价、屌丝等等在初创时期被贴上的各种负面标签,还不断以大量同质化产品冲击市场,将价格(或者说性价比)当做优势,将单一产品销量作为自身价值衡量标准,是不是也在经历着福特T型车一样的故事呢? 因此在这样一个市场,别说是英语老师、相声演员,哪怕邻居二叔的四舅妈的表弟家卖摊煎饼的外孙子进军手机市场,产品也一样有很大可能性会热卖,只要他能用产品卖点给用户贴上个与众不同的标签。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