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小编示范DIY耳机:水很深

zhoufude 2016-3-26 10:14

  1 所需工具和材料都有啥?

  关于DIY耳机,很多小伙伴给我发邮件说不知道怎么做。其实很简单简单,这一次小编给大家来一期简单的教程,一起来试试亲手DIY耳机。



  再说一句题外话,DIY耳机产业为什么流行,因为原先耳机产业两级分化相当严重(音频设备也是),高品质的耳机较贵,普通的耳机又不值那个价格。所以很多发烧友凭借自己的动手能力、知识储备,热衷于自己DIY。就PC行业而言,原先品牌机死贵,自己会攒机只需花费一半左右价格。而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DIY耳机产业也越发蓬勃,现在还是有大量的发烧友喜欢DIY属于自己的耳机,可是现在DIY耳机性价比却降低不少。

  第一步:买材料



所需材料


  买材料就记住四个字:量力而行。作为入门款,材料上不需要太好的,尽量买易组装部件,成品线最好。

  必备工具



所需工具


  所需的工具,也都是些常见货:松香、焊丝、电烙铁、万用表、镊子等等。

  DIY材料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



硅胶套对比



  跟小编自用的套子相比,用料质量都不是一类东西。





  卖家宣称是黑檀木的耳机壳,做工倒还可以,导音管的孔径较大,可以放入4MM左右的动铁单元,所以想要做圈铁类型的耳机,也可以试试这壳子。




  线材是“32芯单晶铜”线,小编感觉质量还是比普通的硅胶线要强上不少。只是有没有那么多“芯”,材料真的是单晶铜?反正我是不信。作为入门款,就随意一些吧。



三段式耳机插头结构图


  对了,说个小技巧,正常来说是根据线材的颜色可以区分声道,“红右绿左”一般通用。可是万一不是红右绿左,那怎么分左右声道呢?对于普通的三节插头,可以直接用万用表,拨到蜂鸣档,对相应的插头三段铜与线头测试既可(从最外到内依次是:左、右、地线)。




  本次DIY耳机所用的单元,是小编我随意购买的,名为:铍膜9.2mm单元(40大洋一颗!)。光看卖家给的频响曲线,此单元的三频比较均衡,并且低高两节有略微突出,形成典型的“微笑”曲线。说是这么说,但是具体表现,咱们不急,做完了再试。做之前,请新手玩家看好小编标示的正负极,一般红色涂料是对应着正极,反之为负极。正极连接左右声道线,而负极接地线即可。

  准备工作那么做了那么多,应该开始搞了!不过,还是别急,准备工作也得做好。

  还是单元,先把两颗单元测试一下是不是配对的。小编没有频响仪,虽然卖家说已经帮我检测配对了,可是我多疑,还是不信!我这有个土办法,你猜的没错,还是万用表,直接拨到欧姆档,检测两个单元阻值是否相近。


  


  万幸!卖家没坑我,两个单元的阻值差不多相同(我用的200Ω档)。

  接下来的操作,请按步骤跟着小编走。

  必要的预处理:耳机壳




  先在小金属后盖板上涂上点E8000,不用太多,一点点就够。接着将盖板盖回木质后腔,轻轻按压几分钟,让胶水凝固即可。



粘完的效果


  做工精细度有点问题,小编做好后发现金属后盖板与木质后腔还是存在有小小的缝隙。




  接着将金属前腔的防尘网也粘贴一下,卖家附送的是带有不干胶的防尘网,直接撕下贴上就可以了。没有附带不干胶的话,就在金属网四周点上一点点胶水也行的。



  有一点需要注意:尽量将防尘网贴整齐、均匀,不然没用两天就会掉下来的。

  必要的预处理:单元




  单元也需要贴上双面胶固定棉,也是卖家附送好的东西,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注意别将3个出音孔给覆盖上即可。(PS:不同的固定棉也是对日后成品耳机的音质有影响,可以反复试试几款,总有一款适合你。)




  同时撕下固定棉上的另一面双面胶,用镊子小心的将单元放入金属前腔,尽量放置在正中间位置上,并轻轻压紧,防止松动。



单元放入前腔



轻轻压紧,切勿“大力”!



  单元是9.2mm,而金属前腔内径为10mm,那么就有缝隙咯。没关系,拿一根牙签什么的小棒,把胶水一点点慢慢填到缝隙里面,不用太多,稍微粘上些就行。这样能保证以后固定棉失效了,耳机单元也不会脱落下来。



  在填充胶水的过程中,千万注意别把单元上的调音孔堵住了(如果有的话)!尽量避开调音孔区域,只要大部分有粘上胶水就行。

  PS:根据单元品种不同,调音孔结果数目也不同。想要自己试试调音的话,可以从这里入手,挑开调音孔、补贴不同类型调音棉等方法,都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变音质。不过有个前提,单元不好,怎么调都很烂。



填充完就是酱紫啦(你可以做到更好)


  5 必要的预处理:线材

  穿线、装线管



注意线管前后方向


  别着急,还有一步没做完。找出耳机壳的线管,将前后区分出来,一般线管的前端是需要插入到耳机前或后腔体上,我们需要将耳机线从后往前穿出来。



  如果线材比较粗,可以像小编一样,先把线头塞进线管,然后顺着一个方向(顺时针比较好)“螺旋式”怼线,慢慢的就能穿出线管啦。



  在将线管固定到腔体前,也需要在线管前端涂上一些胶水。



  用力将两者粘紧,需要大概5-8分钟左右的固定时间。胶水如果涂太多也不用怕,稍微再等上一会,用湿纸巾轻轻擦拭一下就好了。E8000是比较容易处理的胶水了,推荐新手都用这个,反正比小编用过的硅胶胶水好弄的多。



  别忘了,在线头前面4-5厘米的地方打上个结,没有配套的线固就只能用这个土鳖办法了,目的就是防止不小心把线给扯出来。

  喜闻乐见的焊接教学

 


  给每端线头都上一点锡,感觉挂不上锡的话,就先将线头在松香里面点一下再上就没问题了。



  到了紧张的焊接教学环节。在焊接单元的时候,请注意左、右声道线对应着单元的正极,地线对应单元的负极。可千万不敢搞错啦!点焊的时候尽量做到:“轻、快、好”。每次焊接的时间不要超过3秒钟,没焊上去,等单元温度退一下再尝试。



小编的焊工一般


  焊好单元以后先直接插线测试一下,两边出声情况是不是正常,大致上也可以对音质有个了解。置于调音方面,可供选择的很多,比如在后腔填充消音棉、导音管内放置调音阻尼等等,小编我这一次就什么都不调,试试原味效果怎么样。

  收尾工作:你即将完成耳机DIY



前后腔连接处涂上适量胶水




  单元测试没问题了,就可以开始封盖咯。在前腔与后腔的连接处涂上适量胶水,慢慢的将两者压紧实,注意别把耳机线给挤到咯。如果有夹子的童鞋可以用夹子固定10分钟左右。

  PS:该耳机壳外形上是没有分“左右”,童鞋们如果碰到类似情况,就用马克笔在耳机壳上做个小记号!



  “当当当”!擦拭掉多余的胶水,套上硅胶套,一番简单DIY耳机完成啦!你们感觉这效果看上去怎么样?

  小编们帮你听

  先公布一下这次材料价格



  东西是做出来了,价格也摆在那里,不便宜呀(主要是单元贵~)。那么音质怎么样呢,值不值这个价格?还是简单来一个测试吧。这一次也比较特别,小编我自己不试,我请人帮我试,够公平了吧。小编就随机挑选了几位编辑部的好友同事,分别让他们试试这DIY耳机(没有调音)和苹果的Earport对比是个神马情况吧。

  点评:因为我比较少听歌,对耳机也不是很了解。这次就硬着头皮跟大家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主要就两点:

  1、佩戴的感受:黑色的DIY耳机带着比苹果那个舒服,我带着DIY耳机听歌,半个多小时没有感到不舒,反而是苹果耳机一带进去就会有点硬的感觉。

  2、听歌感受:就是苹果那个感觉清灵点,声音比较清亮。黑色DIY耳机那个会低沉一点,声音偏雄厚,具体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感觉两者互有特点吧。

  这条DIY组装的耳塞声称后腔用的是檀木,能够带来烧友经常津津乐道的“音箱味”,但实际收听效果只能说勉强能到100块耳塞的效果。由于是直接组装的原因,没有考虑到腔体的摆放和调音材质的使用,所以首先入耳就是较混乱的音乐元素,空间感几乎是没有的。加上盲目采用了木质后腔的设计,中低频效果肥大拖沓,且缺乏一定的声音厚度。听一些简单的人声演绎还好,只要场面稍微复杂的话,传到耳朵的就是一坨分不清的声音。讲真,这个DIY塞子比起earpod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看来如果对材质、腔体结构、声音传导与反射这三个方面没有相当的认识和解决方法的话,DIY耳塞还是玩玩就好。

  8 小编吐槽三两句



  点评:个人听了DIY耳机和苹果耳机后,感觉苹果耳机无论是对声音的质感还是声音的饱满度都比DIY耳机要好上一些。可能是我听的这款DIY耳机的关系吧,个人感觉这款DIY耳机在高频的状态下或者说是在大声的状态下,其表现出来的声音略显空洞,而在低音的时候表现能力则比较平缓。把音量提高,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款dIY情况会更加严重,而苹果耳机在把音量升高之下还能保持较平稳的发挥。

  总结

  看了上面大神们的点评,你们是不是想喷我:那我做这个DIY耳机要干嘛?其实,有一点咱们得清楚,自己做的东西,都是图个兴趣、乐趣,没有必要太过苛求。导致这次DIY出来的耳机音质为较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单元的素质问题。可能有的童鞋会说,为什么不调音?是的,调音是能改善音质,但是前提是单元的素质不能差!这也是从一个侧面来说,DIY耳机市场的水分过多,想要深入的童鞋请做好一定的心里准备。

  而小编之所以没有教各位调音,理由很简单,一来是调音这是项大工程,就通过几行文字说清楚,基本没那可能;二来是小编我自己的能力也有限,调音技术很烂,不敢献丑。

  但这些都不重点,最关键的是喜欢DIY的童鞋多动动手试试,尝试着不同的耳机制作,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是不会因为到底音质好不好就轻易放弃滴。我说的对吧?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小玉 2016-3-27 16:56
引用 芯宇电脑 2016-3-27 16:18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可参与评论
返回顶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AI维修
助手



芯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