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SIM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的手机不管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运用移动网络数据,都需要运用到SIM卡。SIM卡包含了用户辨识码、鉴权密钥、手机号码等重要信息,对于手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模块。 其实在大哥大时代,SIM卡就是固定烧录在手机上的,但是这种情况下更换手机号码都非常不方便,所以现在手机大都留下专门的位置和开口方便插卡。不过随着手机厂商对内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纤薄的SIM卡被一次又一次地缩减尺寸,现在主流的Nano SIM卡长度甚至不超过12mm。 而e-SIM卡则是更进一步,它不仅可以直接集成在手机内部,而且用户可以在同一台手机上更换SIM卡上的相关信息——除了尺寸规格更小之外,还可以去掉SIM卡卡槽,为手机内部规划留下更多空间。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e-SIM有效地节约手机的内部空间,同时可以介入用户和运营商中去,从中改变三方在网络服务中的利益分配。对于用户来说,更换网络运营商不再需要换卡,选择更自由。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以及信号质量实时切换运营商,对于出国旅游或者异地出差来说尤其方便。 e-SIM 听起来很美好,但是要真正大规模投入运用依旧面临不少困难,其最大的阻碍来自运营商,运用 e-SIM 卡就意味着自己的用户会有被分流的可能,不能再像实体 SIM 卡那样牢牢锁住用户。就现在来看,手机厂商与他们之间的谈判不会有太乐观的结果。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e-SIM 卡的大规模运用很难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