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装机DIY十大错误认知

ddhan 2017-10-31 09:54


装机DIY十大错误认知


  很多朋友都会问装机DIY的配置,但是小编根据他的需要给出配置之后他又会发表一大堆看法,质疑你的配置单。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他们经常会有以下问题。今天说说一般人装机肯定会犯的装机DIY十大错误认知,我敢说,你100%肯定也犯过。

装机DIY错误认知一:处理器核心越多就越快


  是的,正常来说人越多力量越大。但如果一场拔河比赛,是8个六年级学生和4个大力士选手比赛,结果显著是大力士会赢得胜利。例如:

  intel i3-7100(双核四线程) 处理器性能远超过 AMD X4 860K(四核四线程)

  intel i5-7500(四核四线程) 处理器性能超过 AMD FX8320(八核八线程)

装机DIY错误认知二:大板比小板稳定


  这是非常荒谬的说法,是完全外行的主观猜想,他们用了田忌赛马的方式来对比。一些人用低端小板对比豪华大板,于是得出“小板都是缩水”的结论,问题是,为什么不用豪华小板对比普通大板呢?国际一线大厂华硕和技嘉的市场主力产品都是小板,销量远远高于大板,试想如果仅仅是因为板子小就不稳定,华硕和技嘉还会生产小板吗?

  如果商家极力推荐大板,极有可能是因为大板的利润高。如果大小板的用料做工一样,稳定性是没有任何分别的,不一样在于大板要多2-3根PCI插槽,这个PCI插槽是用来插电视卡、采集卡、高端声卡的,一般客户不会用到,而且很多小板也提供一根,完全能满足需要。小板性价比要比大板高,当然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忽视这条。

装机DIY错误认知三:相同性能的处理器,价格便宜的性价比就高



  由于AMD和intel的处理器只能搭配自家主板,因此在对比的时候,要把【处理器+适配主板的价格】一起计算才能判定,举个简单例子,有A、B两款处理器,都是14nm工艺(这个条件不能少),性能也差不多,A要1200元,B要1100元,看起来B划算,但A只需买400元的主板就能适配,而B要买700元主板才能适配,实际上A的性价比更高,虽然是简单数学计算,却往往让小白走入错误认知。

装机DIY错误认知四:独显比集成显卡好


  很多人装机都喜欢弄个独显,装机公司也乐此不疲,只要兼容,多个显卡就多赚几十元,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出现了:i5-6500+GT710 2G独显的畸形配置,i5-6500 处理器内置的HD530显示核心性能超过GT710独显,如果加显卡后不仅仅性能会下降,还白花200多元,只有奸商为了迎合不懂客户喜欢“独显”才会这样做。而相似配置现在还出现在一些品牌机中,实在让人费解,是国际品牌厂商的技术员不懂吗?好像不是,这里就也就不用过激语言去批评了,只要你看了这篇文章,不买这类机型即可。

装机DIY错误认知五:显存越大越好,显卡256bit比128bit速度快


  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懂,很多厂家也在低档显卡上安装了2G/4G的显存,这个和买台跑车追求轮胎数量多少没什么分别。只需记住,显卡的速度最主要是显卡的图形处理芯片(GPU)来决定,其次是核心频率和显存,最后是显存位宽。

  256bit的不一定就比128bit的更快。几年前,有个客户想买个1000元左右显卡,一看GTX750Ti的128位显存不乐意了,固执的买了已经淘汰的HD6850,理由是:256位的更快,让人哭笑不得,要知道GTX750Ti远远超过HD6850,而且后者功耗极大,绝不应该为了一个256位去买个老卡回家。

装机DIY错误认知六:高端主板比低端主板的速度更快


  例如:Z170主板比B150快,这个错误认知是菜鸟常常有的,感觉800多元的主板速度比400多的快,这是典型的“心里作用”。举个例子,有件服装本来标价100,很久都没有卖出去,店主灵机一动,改为:“999元,顶级货三折甩卖”,结果一下就卖出去了。在不超频情况下高端和低端的性能差距不是很小,而是没有差别。如Z170和B150,最大分别在于扩展性和超频性。如果处理器相同,Z170和B150性能没有分别。而且你可能还不知道,i5-6500搭配比B150更廉价的H110主板,其速度也和1000多的Z170主板没有分别,你是不是很吃惊?

  备注:低端主板导致的性能降低这种情况在10年前的一些品牌机上发生过,如某品牌机以前采用的SiS671FX芯片组,虽然也支持E7200,但仅支持DDR2-667内存规格,并且集成的Mirage 3图形核心性能也弱于G31的X3100,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处理器、内存、硬盘和显卡所有一样,性能也有衰减,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没有了。

装机DIY错误认知七:同型号的显卡对比,性能越高的越好


  现在很多电脑专业网站都经常把不一样品牌的相同型号的显卡(比如都是GTX1060)放在一起对比测验,像搞个“显卡大赛”一般,选个冠军、亚军,再来个“编辑选择奖”,我告诉你,这个结果真的是“仅供参考”。就算这些参赛显卡的价格完全一样,都不能选性能最高的,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显卡大多都是“非公版”,是各个品牌厂商根据“公版”【改造】而来的(也不推荐购买公版)。举个两年前的例子:某龙GTX660,频率为1058/1098MHZ (公版核心为980/1033MHZ),考虑到GTX660的TDP达到130W,一些厂商在1599元的跑量型号中都采用了公版频率,就算超频幅度也在5%内,而某龙GTX660的超频幅度达到8%,在很多测评跑分中都领先于其它对手,在1599元级别根本没有对手,加上硕大的散热器外观讨人喜欢,市场热销水到渠成,但结果如何?

  一年后客户陆续反应,玩大型游戏中会黑屏,只能返修。其根本原因在于超频幅度过大。因此要特别警惕价格较低但跑分成绩高的型号,这类具备:过量超频+大型散热器+低价的型号,很可能是高返修率的产品。因此单独依据跑分成绩,外观散热器大小来选显卡是完全错误的。

  注:某龙这款GTX660从2012年底开始销售,返修率高得完全偏离了正常情况,现在某龙的新型号已经做的保守了,估计厂商也吸取了过度超频的教训,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装机DIY错误认知八:电源功率越大越好


  电源有最大功率和额定功率之分,如果一款电源只标注了“最大功率”"峰值功率"而没有“额定功率”,那么可以肯定,这是一款低功率电源,不能负载中高级独显。另外,一些二三线品牌容易出现额定功率虚假标注,比如额定270W的标注到300W,这是比较保守的,不算离谱,就怕额定300W的虚标到额定400W这类。另外,额定功率不宜过大,比如i5-7500+GTX1060 ,选择额定400W-500W合适,额定600W以上也能用,但会多花钱,性价比降低。而且,一线品牌长城额定400W的显然比某杂牌100多元额定500W的更好。

装机DIY错误认知九:i5一定比i3好


  i5一定比i3好吗?i7就一定比i5好吗,不一定。比如 i3-6100就比老型号的i5-760更快,处理器性能大概和i5-2300打平,而且核心显卡比i5-2300高的太多。买电脑一定要买最新的平台,老型号虽然看起来便宜,很容易买到返修、二手货。最新的型号无需担心这个问题,比如B250主板,想买个二手的也没有。现在第七代酷睿已经是主流,八代也慢慢出来了,配电脑尽量避免选择i3-4170、i5-4590、i7-4790等退休的型号。

装机DIY错误认知十:水冷一定比风冷更好


  水冷和风冷没有哪个绝对好,各有优势,水冷散热效率略高于风冷,但风冷可以帮助处理器供电模块散热而一体式水冷无此功能。但是,因为水冷的利润远远高于风冷,因此商家都会把水冷说的比风冷好。为了利润,可以说出任何谎言。风冷的技术非常成熟了,性价比更高,适合大部分的客户。水冷更适合极少数玩家(玩家也不会买300元的低端水冷)。100元的风冷和200多的水冷效果几乎完全一样,多花100多百元都可以把GT1050升级到GTX1050Ti了。商家为什么要推荐买水冷?因为100元的风冷利润只有10-20元,600多元中端水冷的利润最少100多,就这么简单。不少杂牌低端水冷的质量堪忧,水冷有漏液隐忧,可能会烧主板或者其它配件。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装机DIY十大错误认知,你有遇到过吗?

130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1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来自: 今日头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万佳国度 2021-7-18 12:58
都是肺腑之言、句句真金啊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可参与评论
返回顶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AI维修
助手



芯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