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维网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xinhua668 2017-10-27 09:09


  AAW[Advanced Acoustic Werkes]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品牌,旗下有几款很有特色的耳机,在网友送测Nebula Q之前,我们并没有听说过AAW品牌。当你打开Nebula Q耳机的整个包装后,还是会被它精致的陈列和小附件所打动,看到耳机是如此小的尺寸应该还会有一些小小的惊喜。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 样机来源:网友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是否商业关系:否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AAW Nebula Q的包装比较精致,特殊蓝色的真皮收纳包和真皮衣夹,配合平铺式的陈列,和它非常短小的入耳式规划让这款耳机看起来定位更偏向于礼品定位。Nebula Q运用微动圈扬声器单元,所以理论上确实可以把耳机做到如此小巧,它的尺寸几乎就是一个常见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头那么大,背面之多出来大概3mm的长度。耳机佩戴时可以完全塞入耳道内,所以与平时运用的耳塞套大小相比,还可以运用更小一号的耳塞套。佩戴后的视觉效果可以匹配上官方说的“隐形”,从外面来看,耳机已经显著低于人的外耳廓,耳机线也是从里面伸出来的,甚至摘掉耳机还要稍微借助拽耳机线的力量[很仔细的话,还是可以掐住耳机取下]。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而说到Nebula Q的极为小巧和微动圈,我们首先想到了创新的EP930i,如图看到这款耳机,它和Nebula Q其实极为相似,如果不去做背后圆柱的手柄,也可以做成和Nebula Q一样的外形。而以前测评过的JVC的微动圈耳机其实也可以做到这么小。而像EP930i这样的耳机没有敢于挑战像Nebula Q这样的极限,可能还是考虑到佩戴、摘取的方便,以及对传统耳机外观的观念。相对来说,单单元的动铁似乎还不容易实现这样的尺寸,因为我们确实没见过。动铁单元做到这样的尺寸和直径肯定没问题,但是如果把动铁单元放到如此靠近人耳的位置,以及背面完全不流出空间的腔体,似乎调音无法完成。当然,关于动铁单元能否做到如此小尺寸耳机,只是我们对现在见到的产品理解后的一个推断,不一定完全准确。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Creative 创新 HS-930i 耳机 [for iPhone] - 摘掉硅胶套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Creative 创新 HS-930i 耳机 [for iPhone] - 附赠的硅胶套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Nebula Q耳机的主观听感如何呢?我们对耳机煲机超过300小时,整体来说煲机带来的改善和变化不显著,可能是网友已经有一定运用时间,和微动圈本身似乎不太敏感。根据耳机定位,测验音源主要选用iPad和vivo Xplay5s,运用享声M1Pro作为参考。参考的耳机我们也选用了创新EP930i。

  AAW Nebula Q耳机整体听感相对温和,中频和人声的风格和EP930i相似,有着比较典型的动圈的味道,与EP930i相比声音的舒展程度要差一些,但也没有JVC FXC51等比较刺激的微动圈那么激进的挑战声音的密度和快速的瞬态。所以Nebula Q的风格属于耐听风格。

  高频表现:Nebula Q的高频相对偏暗,显著比较收敛,没有JVC FXC51等比较刺激的微动圈耳机那样夸张,要比我们听到的正常的动圈式入耳式小耳塞的高频都暗一些,它比较显著的限制了极高频延伸的细节,和部分高频的解析力。不过这也让它在搭配iPad这样比较硬的音源时,或者质量比较差的在线音乐时,高频依旧不会出现生硬和毛刺感。以今天的标准去看EP930i,它的高频解析力要比当年测评时的评价还会稍低一些,也属于稍稍偏暗一点的风格。不过整体高频细节还是要显著多于Nebula Q,但确实在大声压的高频上会稍显生硬。不过无论EP930i还是Nebula Q的高频依旧表现出比动铁高音瞬态更慢一些,声音稍温和舒展一点的风格。但是毕竟是微动圈耳机,所以和更高级动圈相比,声音层次显然不够丰富。

  中频表现:Nebula Q的中频表现不错,风格和EP930i极为相似,声音有较好的厚度和舒展内敛的听感[需要耳塞套塞的很紧,否则声音可能会比较单薄],整个中频的动态完全可以满足人声的表达,同时中高频的衔接控制力相对较好。对于微动圈来说,其实中高频的动态、控制力和解析力是这类单元的特长[特别变态调音除外]。相对来说,Nebula Q的中频的动态稍弱于EP930i,搭配音源时也稍微比EP930i难驱动一些。由于EP930i的中高频和高频细节优势,所以也影响到Nebula Q人声的听感不如EP930i年轻,结像略靠后,作为一款时尚外观规划的耳机,其实人声表现出更为成熟的声音风格。对于大动态表现,作为一款入门级别的微动圈小耳塞来说,Nebula Q表现正常,有不错的动态和爆发力,同样需要入耳部分佩戴比较严密一些。

  低频表现:Nebula Q的低频在入耳式耳机中属于比较紧凑的类型,但是也只是相似小尺寸入耳式耳机的水平,肯定无法挑战Vsoinc VSD系列这样的入耳式耳机。和EP930i相比,Nebula Q似乎低频更难推一些,声音动态偏弱一些。即便在XPlay5s下,Nebula Q的低频瞬态也是比较慢,不太好控制,如果表现流行音乐、人声、简单的小编制器乐,这样的低频和中频衔接很好,表现的内敛温和,声音比较扎实。不过对于交响乐则显著不合适,主要是中低频开始瞬态表现有些过慢,声音有闷在里面的听感,速度稍快一些的中低频会让耳机听起来有些发糊。其实EP930i有相似趋势,不过它的整体风格要比Nebula Q更快速年轻一些。顺便说一句,按今天这么多流行耳机的平均水平,EP930i的低频量感其实并不算多。

  总结
  AAW Nebula Q耳机通过出奇的外观规划可以吸引到不少用户的注意,它大胆的发挥了微动圈扬声器单元本应有的特点,打造出如此小的入耳式耳机。从耳机的产列、外观到最后佩戴,Nebula Q都有与众不一样之处。从音质来看,我们用我们测评过的表现相对更好的EP930i[这款耳机似乎退市了?]作为参考。Nebula Q的优势不在于一些新材料带来的动态优势,也不在于发挥微动圈在中高频以上部分极致的密度,反而是比较成熟的音色风格,耐听,甚至有些偏老派。适合人声和小动态音乐。Nebula Q整体表现符合微动圈相似规划应有水平,千元级的售价也符合产品整体规划和定位,但声音表现上性价比不高。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来自: 今日头条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可参与评论
返回顶部
附近
店铺
微信扫码查看附近店铺
维修
报价
扫码查看手机版报价
信号元
件查询
点位图 AI维修
助手



芯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