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W[Advanced Acoustic Werkes]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品牌,旗下有几款很有特色的耳机,在网友送测Nebula Q之前,我们并没有听说过AAW品牌。当你打开Nebula Q耳机的整个包装后,还是会被它精致的陈列和小附件所打动,看到耳机是如此小的尺寸应该还会有一些小小的惊喜。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AAW Nebula Q 入耳式耳机 AAW Nebula Q耳机整体听感相对温和,中频和人声的风格和EP930i相似,有着比较典型的动圈的味道,与EP930i相比声音的舒展程度要差一些,但也没有JVC FXC51等比较刺激的微动圈那么激进的挑战声音的密度和快速的瞬态。所以Nebula Q的风格属于耐听风格。 高频表现:Nebula Q的高频相对偏暗,显著比较收敛,没有JVC FXC51等比较刺激的微动圈耳机那样夸张,要比我们听到的正常的动圈式入耳式小耳塞的高频都暗一些,它比较显著的限制了极高频延伸的细节,和部分高频的解析力。不过这也让它在搭配iPad这样比较硬的音源时,或者质量比较差的在线音乐时,高频依旧不会出现生硬和毛刺感。以今天的标准去看EP930i,它的高频解析力要比当年测评时的评价还会稍低一些,也属于稍稍偏暗一点的风格。不过整体高频细节还是要显著多于Nebula Q,但确实在大声压的高频上会稍显生硬。不过无论EP930i还是Nebula Q的高频依旧表现出比动铁高音瞬态更慢一些,声音稍温和舒展一点的风格。但是毕竟是微动圈耳机,所以和更高级动圈相比,声音层次显然不够丰富。 中频表现:Nebula Q的中频表现不错,风格和EP930i极为相似,声音有较好的厚度和舒展内敛的听感[需要耳塞套塞的很紧,否则声音可能会比较单薄],整个中频的动态完全可以满足人声的表达,同时中高频的衔接控制力相对较好。对于微动圈来说,其实中高频的动态、控制力和解析力是这类单元的特长[特别变态调音除外]。相对来说,Nebula Q的中频的动态稍弱于EP930i,搭配音源时也稍微比EP930i难驱动一些。由于EP930i的中高频和高频细节优势,所以也影响到Nebula Q人声的听感不如EP930i年轻,结像略靠后,作为一款时尚外观规划的耳机,其实人声表现出更为成熟的声音风格。对于大动态表现,作为一款入门级别的微动圈小耳塞来说,Nebula Q表现正常,有不错的动态和爆发力,同样需要入耳部分佩戴比较严密一些。 低频表现:Nebula Q的低频在入耳式耳机中属于比较紧凑的类型,但是也只是相似小尺寸入耳式耳机的水平,肯定无法挑战Vsoinc VSD系列这样的入耳式耳机。和EP930i相比,Nebula Q似乎低频更难推一些,声音动态偏弱一些。即便在XPlay5s下,Nebula Q的低频瞬态也是比较慢,不太好控制,如果表现流行音乐、人声、简单的小编制器乐,这样的低频和中频衔接很好,表现的内敛温和,声音比较扎实。不过对于交响乐则显著不合适,主要是中低频开始瞬态表现有些过慢,声音有闷在里面的听感,速度稍快一些的中低频会让耳机听起来有些发糊。其实EP930i有相似趋势,不过它的整体风格要比Nebula Q更快速年轻一些。顺便说一句,按今天这么多流行耳机的平均水平,EP930i的低频量感其实并不算多。 总结 AAW Nebula Q耳机通过出奇的外观规划可以吸引到不少用户的注意,它大胆的发挥了微动圈扬声器单元本应有的特点,打造出如此小的入耳式耳机。从耳机的产列、外观到最后佩戴,Nebula Q都有与众不一样之处。从音质来看,我们用我们测评过的表现相对更好的EP930i[这款耳机似乎退市了?]作为参考。Nebula Q的优势不在于一些新材料带来的动态优势,也不在于发挥微动圈在中高频以上部分极致的密度,反而是比较成熟的音色风格,耐听,甚至有些偏老派。适合人声和小动态音乐。Nebula Q整体表现符合微动圈相似规划应有水平,千元级的售价也符合产品整体规划和定位,但声音表现上性价比不高。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