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硬盘,其实就是储存器,就是数据储存的地方。作用就是——把数据储存起来,下次需要运用数据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出来。我们先来看看计算机最早期的储存数据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纸带——早期电脑大多数运用一卷卷纸带,纸带通过上面的孔来储存信息。Colossus Mark 1(1944年)等一些早期电脑完全靠纸带实时提供的数据来运行。Manchester Mark 1(1949年)等后期电脑从纸带上读入程序,并将程序储存在一种原始的电子储存器中,以便之后执行。
磁带——UNIVAC I(1951年)在数据储存领域开创了一股新风:运用磁带。IBM很快开始将一盘盘磁性磁带(相似当时的录音磁带)用于储存电脑数据,塑料条上面涂有磁敏感材料,通过嵌在特殊磁带驱动器里面的电子磁头,电脑可进行读写操作。
小型带盒(其实也是磁带)——60年代,飞利浦公司开发出了小型带盒(塑料外壳里面有两小盘磁带),这是一种音频记录格式。这种储存介质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廉价电脑中依然很盛行,那是由于介质和驱动器都非常便宜(许多电脑可以通过标准的盒式磁带播放机来装入及保存数据)。
软盘——70年代,许多公司尝试开发非传统的软盘格式。苹果的FileWare被安装在第一台苹果Lisa电脑,运用的就是3英寸微型软盘;后来经过发展,5.25英寸和3.5英寸软盘格式开始主导市场。以前的储存器就介绍到这里了,可能漏了一些不太流行的储存介质,我们主要来看看现在的储存器。现在主流的储存器就是——硬盘,主要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先说说机械硬盘,当机械硬盘需要读写数据时,将会接到指令,然后磁头会移动到相应位置,盘片也会转动以便让数据发生操作的区域到达指定位置。机械硬盘价格非常透明,一般1TB的在320元左右,2TB的在460元左右。品牌的话就剩下西部数据、希捷、三星、日立、Toshiba这几个品牌,性能和稳定XD差不多,铅锤哥以前还有用过昆腾、迈拓和IBM的,现在都淡出市场了。
除了机械硬盘,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开始流行的固态硬盘(SSD)。
用上固态硬盘,基本上感觉整个人心情都畅快多了。因为固态硬盘没有机械装置,不用挪动磁头,所以反应时间比机械硬盘快很多倍。固态硬盘主要就分为两个部分, 闪存颗粒和 主控。一句话概括, 主控主要决定了SSD的速度, 闪存颗粒类型主要决定了SSD的寿命。主控主要有Marvell、SandForce、三星等等。还有台湾主打中低端市场的智微Jmicron、慧荣Silicon Motion和群联Phison等等。 闪存颗粒主要分为SLC、MLC和TLC。寿命:SLC > MLC > TLC。 SLC由于成本太高,使用比较少,主要是MLC和TLC的颗粒较多。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一般选择MLC比较稳当。现在TLC技术也成熟了,铅锤哥建议在不是十分在意寿命的情况下,选择TLC闪存颗粒的硬盘性价比非常不错,一般用个3、4年是不会有问题的。哪些品牌比较好呢?铅锤哥建议便宜的可以选:闪迪Sandisk、创见。贵一点的可以选:浦科特、三星 Pro系列、海盗船、Intel 。总之记住,一分钱一分货是没错的。 还有一个非常影响硬盘的就是,接口类型。SATA接口
现在主流的硬盘接口绝大部分都是SATA接口,理论极限传输速度600MB/s,左边小的负责数据,右边大的负责供电。 PCI-E接口
PCI-E的固态硬盘由于走的是和显卡一样的通道,理论速度可以达到4GB/s,价格也非常昂贵,一般只有企业用户或者高端玩家选择。
M.2接口
M.2 接口是现在高端主板和 笔记本上新流行起来的一种接口,分为 走SATA通道的M.2 和 走PCI-E通道的M.2,记得购买时要看清楚。
IDE接口
IDE接口是已经淘汰掉的接口,主要特征是两排并列的针孔。现在只有十年前购买的主机才会配备这种接口。 硬盘的基本知识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