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真的会致癌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14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认为两者没有关系,另外少数认为有关系的实验无法重复实现。因此根据现在的数据,FDA认为手机射频暴露和不良健康并没有直接联系。不过它也指出有必要去研究长期运用手机以及儿童运用手机的影响。 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也认为,过去二十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进行了评估,评估手机是否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但迄今为止,手机运用没有造成不良健康影响。 短期影响方面,一些研究调查了射频场对志愿者脑电波活动、认知功能,睡眠,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迄今为止,研究并没有提出任何连续的证据表明暴露于低水平射频场下导致组织加热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影响方面,检查射频暴露潜在长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是寻找脑肿瘤和手机运用之间的关联。然而,由于许多癌症在导致肿瘤的相互作用多年后才能被检测到,而且由于手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广泛运用,现在的流行病学研究只能评估在较短时间内变得显著的癌症。然而,动物研究的结果始终表明长期暴露于射频场的癌症风险不会增加。 另外从13个参与国家收集的数据进行国际汇总分析,发现手机运用10年以上的胶质瘤或脑膜瘤的风险没有增加。尽管没有随着运用手机越长风险越高的趋势,但有些迹象表明,手机运用累积时间最高的10%用户的胶质瘤风险增加。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论因为存在一些偏见和错误,所以结论的可信度并不是很高,因此阻止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不过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这些数据,IARC才将射频电磁场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组),这里面就包括会发射电磁波的手机。 WHO还表示虽然脑肿瘤的风险增加并不确定,但手机运用量的日益增加以及手机运用数据在15年以上的时间长短使得手机运用和脑癌风险得到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随着近来手机在年轻人中的普及,世卫组织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群体的研究。 无论是FDA还是WHO,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并没有强有力的关联。而且癌症发生是综合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一原因不能起绝对作用,因此有专家建议,将常见诸媒体的“致癌物”改为“致癌原因”,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依赖产品,很多人与手机之间接触每天超过10个小时,远比2014年的时候要长。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的研究还在连续,但我们希望大家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一刀切的结论。而且长时间玩手游对眼睛的伤害、大批青年沉迷手机游戏要比现在捕风捉影的问题更值得关心。 最后,关于手机你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请在底部留言。 别担心!跟手机一样的2B致癌物还挺多。 截至2017年6月28日,IARC一共公布了199项和手机一样的2B类致癌物,比如敌敌畏、柴油汽油等物质也属于这一类,另外暴露作业的印刷员、纺织工、消防员等操作都被认为暴露在2B类致癌物中,咖啡也曾列入2B致癌物,后来被移除。 而比2B类致癌物更严重的2A类还包括从事油炸以及高温工作、饮用65度以上的热饮料、吃红肉,甚至从事理发师职业都被认为是暴露在2A致癌物下。所以你女朋友生病了你还会让她多喝热水吗? 看到这里大家会明白,原来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致癌物,而手机致癌的能力并不高,你出门戴个口罩或者少喝点酒都能比玩手机更能降低致癌风险,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打消疑虑。 不过,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手机辐射真的会致癌吗? 手机辐射真的会致癌吗?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