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外观,与上一代的AC66U没有太大的分别,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家族面孔了,路由器上盖的纹理看着很特别,想想如果不弄些图案这一大块空白恐怕就比较呆板了。

指示灯下面有相应的标识,话说这灯是隐藏在面板下面的,灯光不是很明亮的那种,所以晚上关灯之后也不会造成光污染,话说之前的R7500的灯实在太亮了,最后逼我把灯都屏蔽了。

路由器前低后高,前方有一个USB 3.0接口。

侧面是散热孔,另外一侧也一样。

后面从左到右是电源插孔,开关,USB 2.0接口,WAN口以及四个千兆LAN口。

跟AC66U相比,这次AC66U B1改为不可拆卸天线规划,不过天线的调整角度还是一样的。

路由器底部大部分位置都做成散热孔了。

从散热孔的缝隙可以看到里面的铝制散热片,而且可以看到散热片表面运用了导风槽规划。

AC66U B1的垫脚比较高,底部预留了足够多的散热空间。

可刷改版梅林固件是AC66U B1在软件上的一大优势,但对于像我这种不折腾的人来说,即使原生固件的功能感觉已经够用。

自带的QoS管理,简单直观,感觉比网件的QoS设置更加容易上手。

USB扩展的相关使用非常丰富,基本囊括了日常需要的使用。

原生固件已经支持双线路,想当年为了这个功能还要刷机,现在简单多了,不过现在宽带网速也跟上来了,双线路我是暂时用不上了。

除了无线路由器模式以外还可以设置桥接或者AP,即使以后更换更好的路由器,现在这个路由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话说现在连家里的空调都可以用APP控制了,路由器也要跟上步伐,华硕路由的APP软件就是“ASUS Router”,在谷歌使用商店和苹果使用商店都可以下载,楼主是安卓党,而谷歌使用商店基于大家都懂的原因,这边是访问不了的,所以还是去华硕官网下载吧。

在“服务于支持”里面搜索一下路由器的型号就找到了,虽然官网上的版本还没有豌豆荚上面的新,不过官网毕竟安全,哈哈。

安装APP啥的很简单,我就不再啰嗦了,打开APP之后会自动搜索华硕自家的路由器,连上去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APP的主界面可以看到路由器型号,内网IP地址,流量以及系统状态等信息,点进去之后可以看到详情。

在设备页可以看到当前连入路由器的设备,点开之后可以看到设备的详细信息,可以看到实时的流量,也可以限制上网防蹭网,也可以限速。

在功能页面可以找到大部分常用功能,另外插件部分还有几个华硕自家的使用,AiCloud是云储存使用,AiPlayer可以用
手机播放连接到路由器的U盘中的媒体,至于AiCam则是华硕的云摄像机使用,毕竟是一家做软硬件多年的老牌厂家,配套软件做得比较到位,APP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路由器的附加价值。

回头看看APP里面的限速功能,其实也算是简单的QoS,设置前后对比还是显著的。

最后测了一下无线信号和USB的读写速度,无线网卡是网件A6210,主卧和书房是信号最弱的地方,不过游戏里面的ping值依然比较稳定,下载速度也没有影响,总体的信号水平与之前用的四天线网件R7500差不多。

测验USB速度的外置储存是三星T3外置SSD,读写速度杠杠滴,排除了设备速度上的瓶颈。

连接电脑USB 3.0 Gen2的测速,这应该是现在最快的USB移动硬盘之一了。

5G频段下的USB 3.0读取速度。

下面是5G频段下的USB 3.0写入速度。话说这个跟无线网卡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仅供参考吧。

写在最后:华硕AC66U B1无线路由器可算是一次经典的升级,相比前作AC66U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除了不能站立,无法拆卸更换天线以外,AC66U B1在配置上已可媲美AC68U,性价比不错。此外,原生固件的功能以及APP等等配套软件方面的体验相比其它同级路由器来说也有优势,然后再加上三年质保和华硕的品牌效应,哈哈,也许信仰就是这样产生的,好了,本文到此结束,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