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暴涨,很多人都推迟了装配新电脑的计划。身边除了作为生产力运用的办公电脑之外,很多家用电脑的运用年限也都超过了5年以上。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电脑性能过剩,有钱不如买部新手机。

最近一家国外网站对比测验了8年前的AMD 速龙II X3 425与最新的Ryzen 3 1200/1300X。每年一小步,8年前的电脑是不是真的老了呢?

上图中的2块主板对比鲜明的反映了主板近年来外观规划花哨、做工用料下滑的现状。速龙II 425诞生自2009年,主频2.7Ghz,三核心TDP 95瓦。Ryzen 3 1200主频3.1Ghz,可Turbo加速至3.4Ghz;Ryzen 3 1300X主频3.5Ghz,可Turbo加速至3.7Ghz,TDP均为65瓦。两个平台虽然内存不一样,但都搭配RX480 8G显卡进行测验。

这家网站运用Linux系统进行测验,软件虽然和Win有所不一样,但还是能够参考。GIMP是Linux下的图像处理软件,新处理器的图像处理速度比8年前的电脑快127%:

游戏ET重返德军总部,当代处理器的与性能帧率比8年前高3倍。

Intel每年10%的牙膏让人感觉PC性能在停步不前,但多年积累下来的进步也无法忽视。很多人对电脑印象不佳,还是因为他们的老爷机上缺少了一块固态硬盘。

老电脑没有SATA3.0接口会对新加装的固态硬盘产生性能瓶颈吗?以ToshibaQ300固态硬盘为例,不一样SATA接口上AS SSD Benchmark跑分上差距非常显著,不过造成成倍分差的主要原因是AS分值计算公式对于4K-64Thrd的格外偏重。

实际上SATA只能支持到QD32,而且也没有谁家的老爷机是用作数据库服务器的,平时队列深度能达到4就不错了,64队列深度纯属用不到的性能。至于最影响运用体验的单线程4K随机读写性能,不一样SATA版本之间固然有不一样,却并没有大家想象中大。

PC Mark 8储存测验结果表明,对于当代电脑程序来说,SATA1.0的确会产生比较显著的硬盘瓶颈,而SATA2.0和SATA3.0的差距就不是非常大了。当前服役的老电脑中基本都配备有SATA2.0接口,这是一个好消息。

ToshibaQ200 120G在运用不一样版本SATA接口时候开启程序的速度,与机械硬盘对比:SATA2.0会拖慢0.2秒,SATA1.0的瓶颈在0.5秒左右,而机械盘则要比Q200固态硬盘平均慢5秒。

别再为老爷机不升级找借口,电脑能战8年,而一部新手机最多能把玩3年流畅。素有牙膏厂美誉的英特尔都决定在8代酷睿中增加2个核心了,拿出600给老机添块原厂MLC闪存的240G固态硬盘不吃亏:电脑总归是要换的,而SATA接口固态硬盘可以用在任何一台电脑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