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强迫症患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忍受自己的音乐资料库乱七八糟的,并且在音质上的一些要求,也催生了我管理音乐库的需要。 自然,一切的工作的都是需要在先。对我而言,对于音乐库的要求,大概有下面几点:
要满足上面这些需要,仅需要借助一个软件,它就是我们熟悉的 iTunes。作为一款充满玄学的同步软件,它是一个不及格的存在;但是作为一款音乐管理软件,它确实是个出色的帮手。尤其在 macOS 平台上,作为系统自带的播放器, 希望下面的这些方式,会对你的音乐库管理有起到一些小帮助。 音乐来源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需要的音乐。
当然,网易云音乐没有版权的歌曲,我会在其他音乐平台进行搜索,例如 QQ 音乐、虾米音乐等。不用在乎哪一个平台更加好,而是在乎我想听的歌能下载到。 转码 从各大音乐平台下载下来的无损音乐文件格式,大部分都是 flac、ape 等(吐槽一句,虾米竟然是 mp3,但实际上用普通播放器是放不出来的),需要转码才能导入到 iTunes。 在这里我先运用 Permute 2将 flac、ape 文件转换为 iTunes 支持读取的 wav 格式(根据网上资料显示,wav 和 flac 之间的差别非常小)。 选中刚导入的歌曲,点击右上角「文件」,然后选择「转换」,再点击「创建 Apple Lossless 版本」,等待 iTunes 处理好之后,我们就获得了最终需要的音乐文件。 注:如果你的 iTunes 里没有这个选项,请在「iTunes - 偏好设置」里,在下方找到「导入设置」,然后在「导入时运用」的选择框里选择「Apple Lossless 编码器」。 添加专辑封面 这里需要重点表扬虾米音乐。虾米音乐上的专辑封面尺寸相比起其他平台而言会高一些,并且下载起来也简单快捷。因此,我大部分的专辑封面都是从虾米抓取的。 在 Safari 中打开虾米音乐的网页版,搜索到相关专辑的页面,然后点开专辑预览大图。这时,在网页任意位置右键,选择「显示页面源文件」。 添加歌曲信息这部分就不细说了,对我来说,歌曲名称、演唱者、专辑这三者足矣。如果你有更加厉害的强迫症,也可以将所有的信息添加完整。 导入到不一样设备 至此音乐文件已经处理完毕,我们需要的就是连接设备,将音乐导入即可。 不过需要提醒一点,用上面方式处理过的音乐文件体积会比较大。一是音乐本身是无损格式,二是高清的专辑封面也会占用一定空间,32G 以下的设备还是需要谨慎运用的。 在任何地方享受音乐 现在要做的,就是享受你已经分类整理并添加好封面的音乐了。我在 iTunes 里是根据添加日期来排序,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听到最近最喜欢的歌曲。 不过在 iPhone 上,「最近添加」的功能仅仅只能用于排序专辑,而不能用于排序所有音乐。 我们在 Workflow 里新建一个 Workflow(嗯?怎么感觉怪怪的…??),然后在左划的界面找到 Find Music,添加到右边的流程里。 最后 经过这些看似「复杂」的操作,相信我,你的音乐库一定会整齐如一。 比起「凌乱」,我更宁愿花时间去保持「工整」。抛开效率这个东西不谈,这种整齐给人的感觉也都会是舒服的。 这么美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当然,也许你有更好的办法,欢迎你向我提建议,也欢迎你分享出来。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直接用网易云、QQ、虾米或者 Apple Music 等等的音乐服务? 我的回答很简单:
最后,下载音乐都是通过网易、QQ、虾米等的正版途径,因此每年在购买各大音乐平台 VIP 上的花费也是挺舍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