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日益增长的背景,快速自动识别出CAN总线网络拓扑关系的需要日益杰出 ,采用在CAN总线传统网络架构中增加中间层的措施,结合CAN总线网络链路动态分离的机制,规划了详细的切换电路,介绍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明确了总线数据的处理流程、方式,实现了CAN总线网络拓扑关系的快速自动识别,为后续相关技术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CAN总线;网络拓扑;编组;逻辑序列;动态分离 TN710文献标识码:ADOI: 10.19358/j.issn.1674-7720.2017.10.021 引用格式:张向文,张帆,李向阳.一种自动获取CAN网络拓扑关系方式的研究[J].微型机与使用,2017,36(10):74-76,80.0引言 1传统CAN网络的组成介绍 传统的CAN总线网络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单机、CAN总线电缆、终端电阻。单机内部主要包括处理器、CAN总线协议芯片、隔离器件、CAN总线驱动芯片等[57]。各个单机的驱动芯片的CANH、CANL与总线电缆的CANH、CANL直接连接。各个CAN总线单机通过CAN总线电缆实现单机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一个设备发送全部设备均可接收的效果。CAN总线终端电阻挂于CAN总线电缆的两端。 在传统架构下,单机2发送的CAN总线信号可以同时传输给单机1、单机3、单机n,各设备均可以进行应答,从而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中任何单机均可以无差别地实现与网络中所有单机的通信,满足了一对多的高效通信,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通信效率[89]。但是在这种网络架构下,网络中的单机无法实现对其他单机设备处于本设备的那个方向的识别,从而无法构建出各单机的网络逻辑关系,不能支持轨道交通编组条件下的快速网络拓扑关系的自动识别。 因此在传统网络架构中,要识别动态编组网络中的逻辑拓扑关系,为用户、使用规划人员提供基础的网络架构信息是无法完成的。 2自动网络拓扑关系识别网络架构规划 为搞定传统网络的不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CAN总线网络拓扑架构,以满足CAN总线网络拓扑关系自动识别的目的。 2.1总体规划 2.2切换电路规划 切换电路的接口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CANH1、CANL2用于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CANH、CANL相连,IO接口用于实现单机设备对切换电路内部继电器的控制。CANH2、CANL2用于连接前向通信CAN总线设备,CANH3、CANL3用于连接后向通信CAN总线设备。单机根据CAN总线指令控制IO端口实现各个CAN端口的连接与断开,从而实现前向、后向通信的侦测。 2.3系统工作过程规划 整个网络连接后关系如图5所示,系统设定单机4为管理单机。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上电后,各个单机均为上电初始状态,即整个系统的网络架构与传统的网络架构相同,各个单机之间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通信。然后系统根据用户指令或预定的计划由网络管理单机(单机4)获取单机前向、后向单机的ID号(参见切换电路工作原理)并记录,再依据所获取的设备ID号,依次给所有的单机发送获取其前、后向网络单机的指令,获取相关的获取单机前向、后向单机的ID号并记录。当网络中所有的设备信息获取完成后,网络管理单机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系统各单机的连接关系,输出给规划人员或用户平台。 2.4数据处理方式规划 如图5所示,在管理单机完成数据提取工作后,其所获数据如表1所示。 为验证方式的正确性,模拟各单机设备进行重新编组,编组后的关系如图6所示。 假设单机4为管理节点,其自动获取到的各单机的前后向网络ID号如表2所示。 为了提升效率,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表1、表2内的数据可以看出,设备节点所处的位置与后向设备的ID数量有关,即其所处的位置为后向设备ID数量+1的位置。另外前向设备ID中的数据规律与后向设备ID中的数据相同,可仅处理后向数据或前向数据即可。 在现实CAN总线系统中,设备的ID号不一定是连续的,并且可能分成多个区段,为了搞定这一问题,缩短系统比对时间,提升效率,对数据表进行规定,要求所有的设备ID排列顺序为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并且依次放入对应的数组中,单机ID作为数据表中的一个属性项。系统设定数组来进行数据表管理,包含数组X[n][n]与设备ID号数组DVEID[n],X[n][n]用来存储对应单机ID设备的后向设备ID。 3结论 随着控制系统中对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更多地、更智能地掌握整个控制系统中信息的要求越来越杰出,控制系统中的总线网络逻辑拓扑关系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顺利掌握其信息,可以为全网络提供更加智能的搞定方案,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系统架构信息。本文针对CAN总线网络架构逻辑拓扑关系的自动识别,提出了通过增加切换电路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CAN总线网络架构,根据网络反馈数据提出了数据处理方式,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圆满地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网络架构下逻辑拓扑关系识别的问题,同时可以为其他网络的识别提供借鉴。 |